由于腫瘤微環境等原因,T細胞功能受到了限制,或無法遷移到達腫瘤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活性抑制,無法殺傷癌細胞。因此,如何激活體內的戰斗部隊,加強T細胞“武裝”,使它們在腫瘤組織中充分發揮戰斗力,攻擊腫瘤細胞,是目前腫瘤研究的熱點之一。
概念二:TIL細胞療法
TIL細胞療法是指從腫瘤組織中分離腫瘤浸潤的淋巴細胞,在體外培養和大量擴增后回輸到病人體內的療法。TIL細胞療法的效應細胞是一群經過天然選擇與富集,腫瘤特異性T細胞比例高且多樣性豐富的細胞群,具有多靶點、腫瘤趨向和浸潤能力強、副作用小等優點。
2016年末,Rosenberg研究組從患者肺部腫瘤結節(結直腸癌細胞擴散到肺部形成肺轉移)中分離出了靶向KRAS G12D突變后新抗原的TIL細胞,擴增回輸后使得腫瘤消退。TIL療法依賴于突變,而不是癌癥類型。這一研究為T細胞受體基因療法治療表達這一共同突變的多種癌癥類型帶來了可能。
Iovance Biotherapeutics開發的商用自體TIL產品正處于II期臨床開發階段,用于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復發或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LN-145在27例至少接受過一次化療的晚期宮頸癌患者中顯示出了良好的初步療效。FDA已經授予LN-145突破性療法,用于治療復發性、轉移性或持續性宮頸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多款在研TIL療法。目前,54%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17%的試驗已經完成,其余的試驗要么已經結束,要么已經終止。分析顯示,這些試驗中有51%在美國進行,15%在中國進行。
TIL療法目前主要作為二線治療進行臨床試驗。在大多數臨床試驗中,黑色素瘤仍然是頭號腫瘤類型,其次是NSCLC、卵巢癌和頭頸癌。到目前為止,TIL治療在轉移性黑色素瘤和晚期宮頸癌中已經顯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臨床益處,甚至在使用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也是如此。NSCLC、結直腸癌(CRC)和乳腺癌也證明了初步療效。
然而,高劑量的IL-2作為支持輸注的TIL生長和活性的常規使用,可能會限制TIL治療的臨床應用。高劑量的IL-2通常會引起全身毒性,需要加強監測和護理,還可能促進抑制TIL抗腫瘤反應的Treg細胞。
4國內外TIL療法領域公司盤點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企業布局TIL療法市場,如Iovance Biotherapeutics、Obsidian Therapeutics、Instil Bio、卡替醫療、君賽生物、西比曼生物、沙礫生物、勁風生物、原啟生物等。
lovance BiotherapeutisObsidian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開發工程細胞和基因療法的醫藥公司。cytoTIL15是Obsidian的先導cytoTIL項目,目前處于臨床前開發階段,用于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和其他實體瘤。其獨特之處是,TIL細胞表達IL-15,不再需要接受IL-2的治療,在提高TIL療法持久性的同時降低了療法的毒副作用。
Instil Bio
Instil Bio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醫藥公司,專注于開發TIL療法治療癌癥。ITIL-168是該公司的同種自體TIL療法,治療PD-1抑制劑耐藥/復發的晚期黑色素瘤,已處于2期臨床試驗階段。此外,ITIL-168還擬被開發用于治療皮膚鱗狀細胞癌(CSCC)、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宮頸癌等適應癥。
卡替醫療
卡替醫療是中國TIL/新抗原等創新免疫細胞治療的代表性企業。ScTIL210是卡替醫療開發的第四代TIL,無需借助手術組織獲取TIL細胞,而是從外周血采集單核細胞,分離腫瘤識別性T細胞——從而大大提升了治療實施的便捷性,并進一步給予基因修飾,提升其克服腫瘤微環境和增加自我擴增的能力。該產品在前期的概念驗證臨床研究中已取得了非常積極的療效和安全性。勁風生物發展TIL療法在臨床上的應用,治療治愈實體腫瘤患者,提升患者生命質量。2021年10月宣布完成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公司在2022年初推動其產品管線進入IND階段以及開展I期臨床試驗。
原啟生物
原啟生物聚焦于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新產品開發。公司自主創新建設的OriTIL—細胞高效擴增培養技術平臺開發的產品,具有高倍率提升TIL細胞擴增數量和質量屬性等特點,可以有效突破TILs療法的技術瓶頸,確保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益于OriTIL的平臺優勢,原啟TILs產品管線已在臨床階段獲得了可喜進展,進入臨床申報階段。
5TIL療法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