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各種肝病尤其是肝炎肝硬化的高發區。根據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各種肝病患者超過13億,其中中國患者超過3.93億,約占全世界肝病患者的30%。而中國肝病死亡人數約占世界肝病死亡人數的一半,肝病對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很大。
近年來,雖然肝炎治療新藥上市頻繁,但目前肝病治療仍未滿足需求,尤其是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供肝缺乏、免疫排斥反應、價格昂貴等因素阻礙了肝移植技術的進一步開展和應用。隨著干細胞技術的發展,在肝病的臨床治療研究方面,人們開始逐漸把目光轉向干細胞移植方向。
間充質干細胞為什么具有治療肝病的潛力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干細胞能夠分化為成熟的肝細胞,并在肝損傷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干細胞是一類可高度自我更新的細胞,它們不但能夠不斷迅速地完成自身分裂,還可以創造出新的干細胞以及分化能力更強的祖細胞。并且與肝移植相比,干細胞更易獲得,能夠在體外擴增保存,移植簡便,可以自體獲得以避免免疫排斥。
間充質干細胞是當前臨床研究中應用得最多的一類干細胞?茖W家研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對于肝病的治療具有很大的優勢。
第一,間充質干細胞進入人體后,通過分泌多種免疫調節因子,能夠有效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大大減輕肝臟的纖維化;
第二,間充質干細胞還可以通過細胞間接觸的方式,抑制免疫細胞對肝臟細胞的攻擊,阻止肝臟持續受損;第三,間充質干細胞釋放的營養物質及細胞因子,還能通過改善肝臟局部微環境,來促進肝臟的再生。
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的發展,為肝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那么,對于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病的研究都有哪些臨床試驗進展呢?
臨床研究進展
2005年德國學者首次將干細胞用于肝臟疾病治療,并證實干細胞可以促進肝臟再生以來,之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干細胞治療肝臟疾病具有巨大的潛力。
國內外已經有多項干細胞治療肝病的臨床試驗登記注冊,截止2020年3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http://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肝病的臨床研究項目有148項。
已發表的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臟疾病具有顯著的效果。2009年發表于《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雜志上的I期和II期臨床試驗顯示,肝硬化患者接受間充質干細胞注射后,肝功能得到了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接受間充質干細胞肝動脈注射后,肝纖維化和肝功能均出現了改善,這在先導性研究和II期臨床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關的肝硬化也取得了積極的臨床試驗結果——肝功能得到改善,Th17細胞減少、調節性T細胞增多。臨床試驗還顯示,對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顯著提高存活率。
這些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間充質干細胞對改善肝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間充質干細胞對肝病進行治療臨床試驗還在增加,隨著研究的進一步加深,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病的機制將能夠得到更好的闡明。
在我國,干細胞治療肝臟疾病在臨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許多高校和醫院對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病的療效進行臨床試驗探討。
2019年6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正式啟動人臍帶源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乙肝肝硬化(代償期)臨床研究項目,并面向社會招募8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免費接受干細胞治療。根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官網發布的消息,兩位受試者已經接受了干細胞治療,生命體征正常,無過敏癥狀和排斥反應,也沒有焦慮等心理不適表現。
查閱資料發現,除了武漢大學開展的項目外,解放軍南京軍區上海肝病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廣東省深圳市松崗人民醫院等也有相關研究。
解放軍南京軍區上海肝病研究中心和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等合作開展的項目招募了3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結果證實了經過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入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體內可改善肝功能。
廣東省深圳市松崗人民醫院針對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納入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間充質干細胞輔助治療,可以優化肝功能并抑制病情進展,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另外,國內研究觀察了527例采用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方法治療乙型肝炎引起肝衰竭患者的近期療效和遠期結局,結果顯示,近期移植成功率100%,且肝功能有明顯的改善。還有研究采用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肝衰竭的患者,結果發現移植組在改善癥狀和降低病死率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這些研究團隊取得一些積極的臨床研究結果,也進一步讓國內患者看到了干細胞治療肝病的臨床前景。
展望
干細胞治療可以減輕肝臟炎癥,改善肝功能。對于重癥肝病患者,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是肝臟移植、人工肝等。當前肝臟供不應求的現象十分顯著,在國內供需比甚至達到了1:30的嚴峻比例。隨著再生醫學和干細胞技術的發展,人類肝臟再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進展。相信未來,無論是肝炎還是需要肝移植治療的重癥肝病,都會迎來更好的治療局面,為肝臟疾病的治愈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