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enter id="u5v4s"></center>
      <big id="u5v4s"><nobr id="u5v4s"></nobr></big>
      1. 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專區
        新聞專區

        免疫細胞療法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的自我保護實現抗腫瘤!

        來源: 日期:2023-01-30


        癌癥,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最兇險的疾病之一,雖然癌癥不等于絕癥,但確診患癌對很多人來說無異于一道“晴天霹靂”。


        目前,在癌癥治療中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方法仍占據著主導地位,然而這些療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導致癌癥晚期患者很難從這些療法中長期獲益,甚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生存質量的問題。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目光投注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


        其實,免疫療法的歷史已經有了百年,而人們真正認識它卻是近幾年的事,尤其是當國內第一款CAR-T細胞藥物上市后,人們對于免疫細胞治療的期待越來越高。


           細胞免疫療法   

        簡單來說,免疫細胞療法就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的自我保護和查殺能力來實現抗腫瘤的作用。把患者體內特定免疫細胞提取出來進行體外培養、增殖,通過先進技術增強細胞殺傷能力,再將這類細胞回輸入患者體內,實現自身抗癌。


        免疫細胞療法本質是對自身的免疫細胞進行改造,而不是像手術、放化療一樣針對癌細胞,那樣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巨大傷害。


        從近些年在科研和臨床上的迅猛發展來看,細胞免疫療法在精準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更讓人寄予厚望,有望迅速崛起成為抗癌療法的第四大支柱。


           基于T細胞的免疫療法   


        眾所周知,作為特異性免疫細胞中的一種,T細胞被稱為人體的“特種兵”,遇到變異的癌細胞,就會馬上發起攻擊, 殲滅敵人,因此在癌細胞的監控和殺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癌細胞的可怕之處就是它會偽裝自己躲過T細胞的“圍剿”,讓T細胞無法識別出它們,通過多種機制來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因此如何喚醒體內T細胞、提高T細胞的活性來對抗癌癥就成為了國內外醫學研究者們研究的方向。目前,基于T細胞的細胞免疫療法主要有CAR-T療法、TCR-T療法、TILs療法、CTL療法等,這里深小胞跟大家著重講講前面兩種療法。


           01CAR-T療法  


        CAR-T細胞療法,全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應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經過實驗室重新改造,裝載上具有識別腫瘤抗原的受體及共刺激分子,體外擴增后再次回輸入患者體內,從而識別并攻擊自身的腫瘤細胞。


        簡單來說,是將患者體內的T細胞提取出來,在體外人為地裝上嵌合抗原受體(CAR)——相當于給T細胞裝上一個GPS導航系統,讓T細胞能夠找到腫瘤、消滅腫瘤。在血液腫瘤領域,與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方式相比,CAR-T具有治療更精準、殺瘤范圍廣、治療次數少,作用時間長,副作用輕等優勢。


        2021年,阿基侖賽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先后在中國獲批上市,2022年西達基奧侖賽被美國FDA獲批上市,CAR-T療法有望進入井噴期。目前,全球共有9款CAR-T細胞藥物獲批上市,獲批的適應癥也都局限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腫瘤領域。


           02TCR-T治療   


        TCR-T治療種過繼免疫細胞治療(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ACT)。過繼免疫細胞治療是指從腫瘤患者體內分離免疫活性細胞,在體外進行擴增和功能鑒定,然后向患者回輸,從而達到直接殺傷腫瘤或激發機體的免疫應答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


        TCR-T細胞和CAR-T細胞都屬于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T細胞。相較于CAR-T療法,TCR-T療法在實體瘤治療領域具備獨特優勢。TCR-T細胞療法可識別細胞膜表面或細胞內來源的腫瘤特異性抗原,已從最開始的基礎免疫研究走進臨床應用,在實體瘤中顯示出初步療效,成為目前最有可能在實體瘤領域中取得突破的T細胞免疫療法!


        01

        2022年5月9日,SCG101自體T細胞注射液獲得新加坡藥監局(HSA)的臨床試驗批準。而在3月10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示顯示,SCG101自體T細胞注射液成功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于治療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的肝細胞癌(HCC)。



        02

        此前,在2020年國際肝病大會(ILC)上,一款基于T細胞的肝癌新型TCR-T療法ADP-A2AFP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納入的患者中,有一名患者的癌細胞進程出現了完全緩解(CR)的表現,其余參與者的甲胎蛋白(AFP)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意味著試驗取得了進展,也說明該療法針對晚期肝癌的治療是有效果的。


            基于NK細胞的免疫療法   


        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作為人體免疫系統抵御外來病原體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在抵抗病毒感染和腫瘤的先天免疫和獲得性免疫防御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兩年來,NK(自然殺傷)細胞以其獨特優勢逐漸成為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新興主力軍,并在多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中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01CAR-NK細胞療法  


        CAR-NK細胞療法也是通過基因工程的改造,將識別靶細胞(比如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抗體或受體與激活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號分子相連接,從而激活NK細胞,讓它對腫瘤細胞進行特異性的攻擊。


        相比于CAR-T,CAR-NK細胞療法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


        ① 與 T 細胞相比,NK細胞具有高度的細胞毒性效應,可以以非抗原特異性方式殺死其靶標,而不會引起移植物抗宿主。℅CHD);


        ② NK細胞缺乏克隆擴增以及在數天至數周內的免疫介導排斥反應,使得威脅患者生命的毒CRS的可能性降低;


        ③ NK細胞具備更多的腫瘤殺傷途徑,如執行細胞脫粒、激活凋亡途徑和介導ADCC功能。


        NK細胞在惡性腫瘤的治療方面治療潛力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CAR轉導的NK細胞毒性低,且與高應答率有關,這充分說明了NK細胞作為潛在免疫療法治療患者的重要性。[3]



        在 2020 年,NEJM發布了一項來自于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臨床試驗,利用CAR-NK治療復發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4]。這些復發或難治性的患者有8位有效(73%),其中7位獲得了完全緩解,后續5位接受了緩解后治療。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細胞因子風暴或者神經毒性反應。而且在接受CAR-NK治療1年之后,這些細胞仍持續存在于患者體內。


        2021年11月11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通過了一款我國自主研發的針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療的靶向間皮素(Mesothelin,MSLN)嵌合抗原受體NK細胞(CAR-NK)注射液”(簡稱:CAR-NK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02NK細胞回輸治療  


        NK細胞回輸療法是指將從外周血等來源中分離出來的NK細胞進行體外擴增,再轉輸到患者體內,可以誘導腫瘤患者受損NK細胞的激活和增殖,增加NK細胞的數量,作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實體癌的過繼免疫療法[3]。


        2020年5月,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會公布的一項 I/IIa 隨機研究[5],結果顯示與pembrolizumab單藥治療組相比,聯合治療組的總體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明顯更高,接受最高劑量NK細胞治療的患者的ORR甚至可以達到50% ;另外聯合治療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也更高,與治療相關風險很低,患者總體生活質量更高。

        近年來,免疫細胞療法在治療癌癥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重大突破,燃起了眾多研究學者對治愈癌癥的希望。但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腫瘤治療其實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單純憑借某一種治療手段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腫瘤治療需要綜合各種治療手段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在抗癌的斗爭中取得最后的勝利。

        孫方臻
        著名分子胚胎學家,中科院專家。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博士。 ... [詳細]
        羅蓋教授
        羅蓋教授祖籍廣東,麥吉爾大學優秀學士、多倫多大學科學博士、麥克馬斯特大學博士后... [詳細]
        王培福
        王培福,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 畢業于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對神經系統疾... [詳細]
        馬路
        馬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F任全軍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軍區腎臟病專業委員會... [詳細]
        蘇連奎
        蘇連奎,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 2005年將干細胞治療應用于臨床,開展自... [詳細]
        趙春華
        趙春華個人簡介:男,1963年生,山東青島人,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詳細]
        楊曉鳳
        楊曉鳳,女,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華醫學會醫... [詳細]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管理員入口
        版權所有@2010 秦皇島市吉泰生物科技研究所
        地址: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劍南路69號  郵編:066100
        電話:0335-3366669 傳真:0335-3366669 E_mail:qhdjtsw@163.com 您是本站第 1692321 位訪客 
        亚洲A∨无码国产精品久久按摩
        1. <center id="u5v4s"></center>
          <big id="u5v4s"><nobr id="u5v4s"></nobr></big>